科研团队
     
     
    发光材料与显示团队
    2021-04-27 15:05 李杰    (点击数:)



    发光材料与智能光电系统团队


    一、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

    针对传统有机荧光和磷光材料量子产率低、含有贵金属、激子淬灭严重等问题,基于延迟荧光机制,通过分子设计、材料制备、光物理、器件物理以及发光机理等过程,开展新一代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基于不同类型的延迟荧光发光机制,开发出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助推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在显示、照明等领域的大规模产业化。

    图1 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光物理与器件物理性能表征

    研究方向二: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

    基于当前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存在的发光寿命短、量子产率低、材料种类少和发光影响因素复杂等问题,结合实验数据与量子化学模拟计算,着重对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开展研究,为高性能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奠定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



    图2 基于三嗪环骨架的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


    研究方向:稀土纳米发光材料与器件

    针对传统稀土纳米材料与器件发光效率低等问题,对光子晶体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稀土发光进行系统研究,为实现高效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应用于光电器件及生物探针领域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图3 贵金属Ag@SiO2@Er2O3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方向智能光电探测与系统

    面向海、陆、空等复杂环境,基于全球领先的FPGA、ARM、DSP、AI处理器芯片和信息计算技术,研制全谱段智能光电探测、导航控制、高性能智能计算产品,提供智能感知与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

    图4 智能光电探测与智能计算


    二、团队成员

    负责人:李杰,男,博士,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在延迟荧光、激基复合物发光、下转换发光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在新型显示和照明领域展现出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表1 发光材料与智能光电系统团队成员

    姓名

    学位

    职称

    专业

    研究方向

    李杰

    博士

    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郭强

    博士

    副教授

    有机化学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刘辉

    博士

    讲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王洪

    博士

    讲师

    光学工程

    智能光电探测与系统

    陶丽

    博士

    讲师

    物理电子学

    智能光电探测与系统

    刘川琦

    博士

    讲师

    凝聚态物理

    无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赵小云

    硕士

    实验师

    物理电子学

    无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三、科研成果

    近年来,研究团队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及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在Adv. Funct. Mater., Chin. Chem. Lett., Chem. Comm., Adv. Opt. Mater., J. Mater. Chem. C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


    表2 代表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类型

    负责人

    起止时间

    基于庚嗪环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与发光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李杰

    2016-2018

    稀土掺杂氟氧化物三维光子晶体的可控合成及上转换发光增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陶丽

    2018-2020

    基于C‒H键直接芳基化反应模块化合成唑类发光材料及其热激活延迟荧光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郭强

    2019-2021

    无人飞行器自抗扰OSTM-IMM视觉近进回收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洪

    2016-2018

    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光电转换机理研究

    四川省科技计划

    李杰

    2018-2020

    基于C‒H键直接芳基化聚合反应制备可溶性导电聚合物及其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省科技计划

    郭强

    2019-2021

    高性能窄谱带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李杰

    2022-2023

    宽谱带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在高显色指数白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刘辉

    2023-2024

    高性能发光材料与OLED器件研究

    四川省人社厅项目

    李杰

    2020-2022

    高性能nπ*型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李杰

    2016-2018

    联二噁唑基荧光材料的直接芳基化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郭强

    2019-2020

    XX高速视频存储与算法模拟系统

    中国兵器209所

    王洪

    2018

    VPX高速信号处理系统

    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

    王洪

    2019

    XXX光电跟瞄系统

    中科院成都光电所

    王洪

    2022

    XXX高速光电探测系统

    深圳科技大学

    王洪

    2023


    表3 代表性科研论文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

    作者

    时间

    Positional effects of fluorine substitution on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in hexaphenylmelamine derivatives

    New J. Chem.

    郭强

    2025

    Efficient p-i-n-p blue OLED devices by inserting organic heterojunctions for charge generation

    Displays

    李杰

    2025

    High-Efficiency Hybrid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Extremely Low Efficiency Roll-Off and Superior Color Stability Enabled by an Emitting System with Imidazole-Biphenyl Derivatives

    Adv. Opt. Mater.

    刘辉

    2024

    Constructing multifunctional deep-blue emitters with weak charge transfer excited state for high-performance non-doped blue OLEDs and single-emissive-layer hybrid white OLEDs

    Chin. Chem. Lett.

    刘辉

    2024

    High-Efficiency Deep Red Fluorescent Material with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nd the Application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hemPhotoChem

    刘辉

    2024

    Ultraefficient Non-Doped Deep Blue Fluorescent OLED: Achieving a High EQE of 10.17% at 1000 cd m with CIE<0.08

    Adv. Funct. Mater.

    刘辉

    2023

    Down-conversion-induced delayed fluorescence via an inverted singlet-triplet channel

    Dyes Pigments

    李杰

    2022

    Organic molecules with inverted singlet-triplet gaps

    Front. Chem.

    李杰

    2022

    Enhanced electroluminescence based on a π-conjugated heptazine derivative by exploit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Front. Chem.

    李杰

    2021

    Heptazine-based π-conjugated materials for light-emitting

    Front. Chem.

    李杰

    2021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ternating copolymers consisting of 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and 4,4'-diphenylamine/3,6-carbazole

    Polym-Plast. Tech. Mat.

    郭强

    2022

    Ultralong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remarkably weakened by halogenation-induced molecular packing in hexaphenylmelamine derivatives

    Chem. Commun.

    郭强

    2021

    Orientation effects on C2(5)-C2ʹ(5ʹ) linked bioxazole isomers synthesized via regioselective and sequential C‒H arylation

    Chin. Chem. Lett.

    郭强

    2021

    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luble 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EDOT)-based copolymers synthesized via direct (hetero)arylation polymerization

    Front. Chem.

    郭强

    2021

    Achieving high efficiency at high luminance in flu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hrough triplet–triplet fusion based on phenanthroimidazole-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

    Chem.-Eur. J.

    刘辉

    2021

    Multiple strategies towards high-efficiency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the vacuum deposition method

    J. Mater. Chem. C

    刘辉

    2020

    Novel blue fluorescent materials for high-performance nondoped blue OLEDs and hybrid pure white OLEDs with ultra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Nano Energy

    刘辉

    2019

    Highly efficient deep-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pyreno[4,5-d]imidazoleanthracene structural isomers,

    J. Mater. Chem. C

    刘辉

    2019

    Efficient chromium ion passivated CsPbCl3:Mn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for photon energy conversion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J. Mater. Chem. C

    陶丽

    2020

    Two-dimensional Blue-AsP monolayers with tunable direct band gap and ultrahigh carrier mobility show promising high-performanc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Nanoscale

    陶丽

    2019

    Pressure induced structural phase of lithium disulfide with a close to intermediate product character of lithium-sulfur battery

    J. Alloy. Compd.

    陶丽

    2019

    Nanorod array of SnO2 quantum dot interspersed multiphase TiO2 heterojunctions with highly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and self-rechargeable battery-like applications

    ACS Appl. Mater. Inter.

    陶丽

    2019



    表4 代表性专利


    专利名称

    类型

    作者

    时间

    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

    发明专利

    李杰

    2021

    发光材料、有机发光元件及化合物

    发明专利

    李杰

    2019

    有机发光元件

    发明专利

    李杰

    2019

    发光材料以及有机发光元件

    发明专利

    李杰

    2016

    一种EDOT与(杂)芳烃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郭强

    2021

    一种EDOT与(杂)芳烃的共聚物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郭强

    2021

    一类双噻吩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与(杂)芳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郭强

    2016

    基于铑催化的C‒H/C‒H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制备双(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的方法

    发明专利

    郭强

    2016

    一种高效高显色指数的纯白光有机电致 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刘辉

    2020

    一种高效稳定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刘辉

    2020



    关闭窗口